國家版本館—傳世工程木作項目作為國家級重要工程,一直備受領導專家、業界同仁及媒體的關注。近日,國家版本館—傳世工程木作項目技術交流會在廣東國方家居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國方家居)順利舉行。中國紅木家具技術專家曹新民出席了此次會議。該項目如何通過新技術、新工藝實現對國家文物的保護?曹新民老師從傳統家具技術角度進行分析,分享了他在該項工程中的新發現。
中國紅木家具技術專家曹新民
以下為曹新民老師分享內容整理:
獨出心裁,革新打造紅木“架箱柜”
國家版本館是國家打造的傳世工程。對于木作項目,不僅對工藝高要求,在結構、用材上更要講究科學。柜類家具是文物擺放的重要位置,因此也是該工程的重要部分。1個書箱能放多少書籍?能承受多少重量?如何助力保護柜內的文物?是這個項目制作的重點和難點。
該項目最大的創新在于采用了書箱疊加的新技術,上書箱與下書箱中間貫穿多條雙燕尾榫穿帶結構,突破項目難題,開創了紅木“架箱柜”的先河。
國家版本館的“架箱柜”是紅木書柜樣式的新發明
何為“架箱柜”?放書的架子,稱之為書架,多個書架組成了書箱。6個書箱疊加在一起,裝上柜門,便成了“架箱柜”?!凹芟涔瘛笔抢^頂箱柜之后,中國傳統家具技術的又一大創新。
除了結構上的科學,該項目在材質方面同樣做到了科學合理。作為存放文物版本的柜體,不僅品質要可傳世,更要對柜內文物起到一定保護作用。因此,柜體選用的木材是關鍵。該項目以大果紫檀、菠蘿格、香樟木為主材。大果紫檀穩定性出眾,又有防蟲蛀的作用。而菠蘿格,有著很好的耐腐蝕性,一直被廣泛的運用在戶外建筑中。香樟木自古以來就是制作衣柜、箱子的最佳材料,驅蟲防霉、防腐蝕能力較強。國方家居科學的材質運用,為國家文物存放撐起保護傘。
曹新民老師從傳統家具技術角度進行分析,分享了他在該項工程中的新發現
不謀而合,傳統書箱結構創新再現
中國傳統書箱大家見得最多的莫過于古代書生赴京趕考背的“雙肩包”。細看該項目書箱結構,可發現其與中國傳統書箱的結構不謀而合。
古代書生赴京趕考背的書箱
中國傳統書箱
書箱結構形似火柴盒,突破傳統四根柱子的框架式結構,利用火柴盒力學原理,保持極佳的承重力與穩定性。書箱四個角均采用燕尾榫結構,每個書箱的下底面和相鄰書箱的上頂面之間,用多條雙燕尾榫穿帶結構,穿戴位置合理,可以科學分散每個書箱所承受的重力。且制作嚴謹,穿帶所用的木材與柜體木材材質一致,從細節保障書箱的穩固。
左圖為國家版本館書柜相鄰書箱間的燕尾榫穿帶結構,右圖為傳統書箱,結構原理不謀而合
左圖為國家版本館書柜,右圖為傳統書箱,均采用了燕尾榫結構
國家版本館—傳世工程木作項目有利于推動傳統家具整裝標準的制定,重新定義傳統家具整裝,讓紅木行業在整裝板塊爭取更多的話語權。在傳統家具行業處于極大挑戰的階段,國方家居仍能在傳承傳統的基礎上,不斷創新,對中國傳統家具的發展有很大的意義。希望國方家居繼續堅持中式整裝設計的定位,大膽研發創新,成為紅木行業整裝板塊的旗幟。